國際快報:南澳洲小麥產量減少 美國向中國出售豆油
來源:中華糧網 |添加時間:2010年07月09日
2010/11年度南澳洲小麥產量可能減少13% 據澳大利亞南澳洲基礎工業及資源部周二發布的月報顯示,本年度南澳洲小麥產量可能減少13%,為364萬噸,相比之下,上年為419萬噸。上年南澳洲占到全國小麥總產量2170萬噸的20%左右。澳大利亞國內小麥消費量約為700萬噸,剩余的小麥全部出口到海外,因而澳大利亞成為全球主要的小麥出口國。本年度南澳洲冬季谷物產量可能達到634萬噸,比上年的783萬噸減少19%。南澳洲大麥產量預計減少31%,為174萬噸,而新季油菜籽產量預計為26.73萬噸,年比減少10%。南澳洲大部分的冬季谷物產量出口到海外。南澳洲基礎工業及資源部稱,五月份前五周天氣干燥,耽擱了許多地區的播種,但是五月底降雨良好,播種工作得以恢復。大多數農戶六月中旬到下旬完成了播種工作。
美國農業部稱出口商向中國出售4萬噸豆油 據美國農業部稱,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向中國出售了4萬噸豆油,計劃在始于10月1日的2010/11年度交貨。美國法律規定,如果私人出口商在單一工作日向單一目的地出售2萬噸或2萬噸以上的豆油,就必須在第二工作日下午三點之前向美國農業部申報。不足2萬噸的銷售每周匯總一次。
拉尼娜現象可能傷害菲律賓稻米作物 據菲律賓氣象局表示,今年四季度菲律賓的降雨量可能比正常水平高出60%,造成的損失可能與2009年相當。拉尼娜現象可能導致菲律賓今年晚些時候菲律賓稻米產區發生洪澇災害,傷害農作物生長。拉尼娜現象造成的降雨影響只有到四季度才會表現出來,Cagayan流域、Bicol地區、Eastern Visayas地區和Surigao地區的農作物可能損失。據菲律賓農業統計局的數據顯示,Cagayan流域是菲律賓第二大稻米產區,而Bicol地區和Eastern Visayas地區占到國內四季度稻米產量的19%左右。潛在的洪澇災害可能導致稻米產量缺口拉大,迫使菲律賓將大米進口量提高到創紀錄的247萬噸。去年晚些時候的惡劣天氣導致國內稻米嚴重受災,菲律賓不得不進口大量大米。拉尼娜現象可能導致亞洲地區降雨量超過平均水平,而美國、阿根廷和巴西南部地區的降雨量可能低于平均水平。
責任編輯:王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