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so4ix"><pre id="so4ix"><xmp id="so4ix"></xmp></pre></strong>
<source id="so4ix"><nav id="so4ix"></nav></source>

<tt id="so4ix"></tt>

<wbr id="so4ix"><mark id="so4ix"></mark></wbr>

<rp id="so4ix"></rp>
  • <source id="so4ix"><menuitem id="so4ix"><option id="so4ix"></option></menuitem></source>
  • <rp id="so4ix"></rp>

    <video id="so4ix"><menuitem id="so4ix"></menuitem></video>
    <tt id="so4ix"><form id="so4ix"><del id="so4ix"></del></form></tt>
  •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管理專區
    供求檢索:     產品追溯:  
    首頁合作社供求信息合作社軟件資料下載問與答關于我們
    合作社合作社名錄理事長的故事政策法規實用技術 公告欄
    >?服務項目
    >?甘肅特產
    >?合作社使用效果集錦
    聯系我們北京:010-82609686
    甘肅:0931-2113269
    QQ312443213(總監:杜先生)
    理事長的故事首頁 >> 理事長的故事

    靖遠若笠.種在天邊上的馬鈴薯

    2014-08-26 09:58:13
    閱讀次數:7849
    打印

     

     


      甘肅靖遠,若笠鄉。依然是那條令人心驚膽顫的路,比起我四年前來的時候,路況又差了許多。若笠鄉地處靖遠、會寧、榆中三縣交匯地帶的黃土旱塬,只有你親自上了塬,才能理解“塬”的含義,它是黃土高原上那四面陡峭、溝壑縱橫、中間突兀而起的臺地,這臺地頂上平坦寬闊,上接青天,下連大地,在它與天邊接壤的地方,泛著一片片莊稼即將收獲的熟黃褐色,如果你不上塬,根本就想不到在若笠塬上的村民因為干旱,放棄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都往山下搬的時候,有一位叫趙宗奎的小伙子默默地上了山,拾掇起塬上撂荒的土地,開始了他的曾經是西北人民賴以生存的旱地馬鈴薯的種植。
     

     

      

    △靖遠阜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宗奎  

     

      四年了,1460天,我不知道趙宗奎上上下下是怎么走的,又是怎么把那些龐大的耕作機械弄上山的。四年來,趙宗奎帶領靖遠阜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若笠鄉流轉了11000畝撂荒土地,僅2011年就一次性支付了7千畝土地的流轉費用100多萬元,其中種植馬鈴薯原種2700畝,苜蓿5000多畝,玉米1200畝,籽瓜800畝;還有基礎羊養殖1000只,為農民提供種羊。合作社成員增加至320人,注冊資本增加至880萬元,添置了大型拖拉機3臺,馬鈴薯播種機6臺,馬鈴薯采收機4臺,把塬上的小塊緩坡地平整為便于機械耕作的平均寬50余米、長3000米的大塊地,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合作社辦公地址也由原先所在的若笠村搬遷到更適合發展需要的中塬村,距離馬鈴薯種植基地更近了。 

     

     

     △靖遠阜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遠眺 

     

      羅列這一串串數字是簡單的,但這些數據背后透出了趙宗奎多少心血的付出?這個不太喜歡表達的42歲的帥氣“小伙子”對我的問題總是刪繁就簡。他說,當初塬上的人搬走了,地也撂荒了,政府號召上山開荒,我就來了。一開始生活很艱苦,天天吃方便面,一起上來的四個人堅持不下去都走了。開始媳婦也不愿意,因為生活的反差太強烈了,現在不僅支持我還學會了開車,也上上下下在塬上跑。

     

     

     

     
    

    △靖遠大米做的糝飯和院子里種的農家菜

     

      中午我們在合作社食堂吃了簡單的農家飯,趙宗奎說,我帶你們去看看馬鈴薯原種種植基地。他打開車庫,開出了他的奧迪車,我驚訝了,就開這車上山?你不心疼?他說,沒辦法呀,這山路沒輛好車開著不安全,今天恰巧越野車被媳婦開下山了。

     

    △因為移民被廢棄的中塬村

     

      我們坐上奧迪車,在狹窄顛簸的、通常是“三馬子”行走的山路上慢慢前行,遠遠地,我看到了一片廢棄的村莊,那個荒涼勁兒適合做拍電影的取景地。趙宗奎說,等返回來的時候我們停下來你到坡上去拍,這村莊原來挺大的,現在留下的還不到十個人。我好奇地問,那他們靠什么生活?趙宗奎說,除了放羊和種自己的地以外,他們主要是給合作社打工,當時因為窮搬不走,現在倒好了,他們追隨合作社的腳步,看合作社種什么他也種什么,收成賣給合作社,還給合作社養羊,一年能收入五六萬元呢!趙宗奎淡淡地笑了。

     

     

     

    △在山坡上遠眺中塬村的荒蕪

     

     

    △原來生產隊的打麥場 

     

     

    △遺留在風中的麥垛

     

     

    △荒草遍地

     

     

    △面對荒蕪,我不知該說什么

     

     

    △村莊邊不遠的平坦處,就是阜豐合作社的玉米種植基地

     

     

     

    △開著奧迪車種植馬鈴薯的趙宗奎

     

     

      走了不到五公里路,趙宗奎的奧迪車上已經堆積了一層厚厚的塵土。他找了一個稍微寬展點的地方把車掉好頭,就領我們走進馬鈴薯原種的種植地里。他在一棵馬鈴薯植株下刨了個小坑,看到馬鈴薯已經長到好大了,他高興地說,自從我上山三年來,老天爺幫忙,風調雨順,天時地利人和,不豐收都不行啊!他感慨地說,這也和政府這幾年大力倡導退耕還林、在塬上大面積種植杏樹和文冠果樹有關,生態環境真的好了很多,要不然像以前那樣十年有十旱的天氣,我也不敢貿然上山啊!

     

     

     

      現在阜豐種養殖合作社的旱作馬鈴薯被靖遠縣農牧局指定為旱作馬鈴薯原種繁育一級種培育基地,除培育一級種外,還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形成供種、收購、銷售一條龍,種植一級種繁育二級種1萬多畝,建有千噸馬鈴薯一級脫毒種薯貯藏庫,自動化種植采用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抗旱節水,每畝單產增收300元以上,為旱作地區繁育優質耐旱特色農產品開了先河。  

     

      

    △采用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種植的馬鈴薯

     

     

     

    △種植在天邊的馬鈴薯

     

     
     
     

     

      我想起了四年前趙宗奎回答我的問題:“萬一老天不下雨,顆粒無收怎么辦?這種風險是很大,老話說,這里養活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娃還難,但是這些年來隨著國家植樹造林的力度和投資不斷加大,我相信這里的生態環境會有所好轉,你看,他指著車窗外成片成片的杏樹林說,秋天的杏樹林,多好看呀,火紅的,金黃的,再看遠山那些云霧,也和黃山的云霧差不多呢!” 

     

     

     

     

    △這就是文冠果,四年前我來的時候還是小苗苗。文冠果不僅可以綠化荒山,改善生態環境,還是輕質柴油、植物航空汽油和潤滑油的原料。 

     

     

      這些話,至今仍然縈繞在我的耳邊,我想,如今人們看著趙宗奎開著奧迪車在山上種地,完全是一幅現代農場主的美麗神話,用時髦的話說是有多少人在“羨慕嫉妒恨”呀,但當初有幾個人能有他這樣的遠見和判斷力,有這樣的吃苦精神和傾力投資的膽識?所以,任何一個人都不是隨隨便便可以成功的,那背后一定有常人所看不見的努力和堅持、堅韌和付出。 

     

     

     

     △合作社的社員開著車來塬上耕地

     

     

      △大型的深耕拖拉機

     

      

     

    △深耕土地

     

      

    △阜豐合作社的大型耕作機械倉庫

     

     

      不一會兒,天邊就起了云,趙宗奎說,這些天每天下午都有一場雷陣雨,山下三十六七度,山上二十七八度,真是個避暑的好地方,我呆在山上都不想下去了!往回走的路上,豆大的雨點打在車窗上,不一會兒又過去了,陽光透過云層的裂隙,把光柱投在合作社的梯田上,那美,讓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豆大的雨點打在車窗上

     

     

    △光影稍縱即逝,來不及去打開相機,趕忙用手機拍下的合作社的美麗梯田。   

     

     

        在阜豐種養殖合作社呆了整整一整天,參觀了阜豐合作社的大型耕作機械倉庫,參觀了種羊養殖場,經歷了兩場雷陣雨,等待社員們下午六點喂羊的時刻。聽著羊兒們整齊的“嚓嚓”吃草聲,心中充滿了感動 ... ...

     

     

       △基礎種羊繁殖基地 

     

     

        

      

    △可愛的羊兒

     

     

     

       

    △雷陣雨過后,羊兒出圈散步 

      

     

     △羊舍的監控設備

     

     

    △喂羊的老大娘已經六十多歲了

     

      傍晚時分,要離開了。喂羊的老大娘拉著我的手不放,一直說,再來啊!再來啊!趙宗奎在車上告訴我,老大娘六十多歲了,兩年前孑然一身來到合作社,要求在這里喂羊,管吃管住就行了。趙宗奎說,那哪行,管吃管住再給你每月開800元的工資。現在,在合作社里工作的社員最高的工資一月能拿到3千元,每個月都有手套、肥皂等勞保,每季發一套工作服,有宿舍、食堂和淋浴設備。 

     

     

     △阜豐種養殖合作社的辦公院落

     

     

    △雷陣雨過后的向日葵

     

     

    △阜豐種養殖合作社的會議室

     

     

    △阜豐種養殖合作社的餐廳

     

     

     △要離開了,再看一眼門外的梯田

     

     

    △虎豹口,紅軍長征時紅四方面軍北渡黃河進入河西走廊的地方  

     

     

      車快到山下的時候,又經歷了第三場雷陣雨。天烏壓壓地黑了下來,路過虎豹口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叫趙宗奎停下了車。我拿著手機打開車門,飛快地跑到西路紅軍渡河的紀念雕像前拍了一個剪影。

     

     

    △虎豹口紅軍渡黃河紀念雕像

     

     

      記得四年前從若笠返回靖遠城的烈日炎炎的下午,趙宗奎要我在這里給他拍了一張合影。他特地囑咐我說,一定要把他在虎豹口照的這張照片放到他合作社的網站上去,讓更多的人知道靖遠不僅有這么一段紅色歷史,還有那些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自強不息,為自己創造美好生活的人們。四年后,趙宗奎已經初步實現了他建設美麗家園的夢想。    

     

     

    最新評論
    發表評論
    • 登錄名:    密碼:    驗證碼: *    

    友情鏈接
    ? 管理中心? 甘肅靖遠農經信息網? 渭源農經信息網? 定西市農經信息網
    ? 白銀市農經信息網? 七里河農經信息網? 榆中農經信息網? 安定區農經信息網
    ? 甘州農經信息網? 敦煌市農經信息網? 天水麥積區農經信息網? 武山縣農經信息網
    ? 平涼涇川農經信息網? 慶陽慶城農經信息網? 酒泉市農經信息網 
    天津市河北區千鄉云創軟件開發工作室

    版權所有:天津市河北區千鄉云創軟件開發工作室
    津ICP備17003424號-1 津公網安備 12010502100438號
    免責聲明
    come-here 又大又粗一区二区三区黄_91麻豆精品国产一区色欲_一级毛片二级毛片在线观看_午夜福利啪爽国产片精品
    <strong id="so4ix"><pre id="so4ix"><xmp id="so4ix"></xmp></pre></strong>
    <source id="so4ix"><nav id="so4ix"></nav></source>

    <tt id="so4ix"></tt>

    <wbr id="so4ix"><mark id="so4ix"></mark></wbr>

    <rp id="so4ix"></rp>
  • <source id="so4ix"><menuitem id="so4ix"><option id="so4ix"></option></menuitem></source>
  • <rp id="so4ix"></rp>

    <video id="so4ix"><menuitem id="so4ix"></menuitem></video>
    <tt id="so4ix"><form id="so4ix"><del id="so4ix"></del></form></tt>
  • 亚洲伊人成综合人影视 | 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a∨ | 亚洲一级淫片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论片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