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添加時間:2011年01月21日
目前,我國南方多省區正在遭受凍雨襲擊,而大部分北方地區尤其是冬麥主產區正在經歷數十年不遇的干旱天氣,部分地區已經超過100天沒有出現降雨。隨著災害天氣的進一步發展,國內大宗農產品市場心理正在迅速發生變化,玉米、小麥、稻米價格等已開始趨漲。
國家防總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0月份以來,華北南部、黃淮、江淮降水嚴重偏少,黃淮海冬麥區旱情露頭并持續發展。截至目前,全國受旱面積為6039萬畝。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春季我國黃淮海大部地區降水仍可能偏少,隨著春季氣溫回升和作物用水需求加大,抗旱形勢較為嚴峻。1月12日,溫家寶總理對北方冬麥區發生的旱情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迅速動員各方面力量,采取綜合措施搞好抗旱工作,回良玉副總理也已兩次對黃淮海部分地區發生的旱情作出重要批示。目前旱情發展情況主要呈現五大特點:一是大部分冬麥區降水嚴重偏少,二是冬麥區受旱持續時間長,三是受旱區域十分集中,四是北方部分老旱區飲水仍然困難,五是部分城市供水形勢依然嚴峻。
河南省氣象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0月份以來,該省平均降水量較多年同期偏少86%,為1953年以來同期降水最少年份。該省受旱面積已達 1623萬畝,其中重旱171萬畝。山東省當前已有5973萬畝農田受旱,24萬人臨時飲水困難,如果春節前仍無有效降水,該省氣象干旱概率將達到60年一遇,棗莊、泰安、萊蕪、臨沂、日照、聊城將達到100年一遇,菏澤、濟寧將達到200年一遇。河北省農業氣象中心發布的《近期河北省旱情分析》顯示,自去年10月25日以來,河北省大部分麥區沒有有效降水,但因普遍進行了冬灌,大部分麥田土壤墑情適宜,僅局部未澆越冬水且去年8—10月份降水較少的麥田出現輕度旱情,主要分布在邯鄲南部和滄州東部,整體上對冬小麥安全越冬影響不大。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公布的數據則顯示,受近期降雨偏少影響,河北省旱情嚴重。當前已有515萬畝冬小麥的生長已受到嚴重影響,有37.7萬人、12.95萬頭(只)大牲畜因旱出現飲水困難。
僅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已進入隆冬季節,各地氣溫普遍在零度以下,冬小麥已停止生長,干旱天氣暫時對小麥生長不會產生過于嚴重的損害,但如果干旱天氣如果持續發展,由于各地水源已經被部分消耗,干旱的程度將快速升級,農作物受災面積會大幅增加,抗旱形勢將更加嚴峻。此外南方多省區的冰凍天氣也會對油菜等作物造成損害,并會影響到糧油商品的運輸。屆時,國內糧油市場心理可能將發生更大變化,農產品價格大幅走高難以避免。
河南新鄉農科院小麥專家劉現貞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由于凍旱疊加,當前部分地區小麥已經出現黃苗現象,但河南麥區大部分為平原地區,灌溉條件較好,如新鄉地區60%—70%的麥田已澆過水,冬小麥生長暫時受損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灌溉成本較高,如果后期旱情沒有改善,將加重農民在生產成本上的顧慮。河南豐源糧油貿易公司經理王洪飛表示,當前小麥、玉米價格已止跌趨漲,人們對后期小麥產量較為擔憂,如果“南凍北旱”天氣繼續存在,糧油價格上漲是一定的。
江西瑞奇期貨農產品市場分析師湯青霞認為,春節前農產品消費轉旺帶動農產品價格回暖,而近期南方冰雪災害擴大又對價格上漲形成新的刺激。冰雪災害天氣一方面增加了物流成本,另一方面,易導致農田產生漬害,影響油菜根系生長,積雪較深地區易導致農業設施受損倒塌。
“玉米收購價已從0.945元/斤提高到了0.965—0.97元/斤,出庫價為1.02元/斤,小麥收購價也提高了不少。”河北衡水和平國儲糧庫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席景濤告訴記者,干旱天氣對糧油價格的影響正在越來越大,后期會對小麥生產和價格產生嚴重影響。而據他了解,未來10—20天,當地可能仍不會出現有效降雨。
近幾年,我國自然災害發生頻率提高,農業生產承擔的風險加大。我國農產品連續7年豐收之后,市場供需格局尚處緊平衡,在“南凍北旱”的情況下,今年農產品供應形勢不容樂觀。
責任編輯:范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