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添加時間:2010年12月16日
日前,由甘肅省農業大學教授、甘肅老教授協會農業委員會主任曹孜義教授,經過數年的潛心研究實驗,通過引進培育山葡萄種植,成功解決了甘肅省葡萄種植方面的安全越冬問題,突破了山葡萄產量低的難題,目前栽培的山葡萄已安全越冬6個年頭,測試的產量已經達每畝1205公斤。
甘肅省河西地區是生產優質葡萄酒原料比較理想的地區,區內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加之年降水少、空氣干燥、相對溫度低、成熟前降溫快,病蟲害大大降低,可以少施農藥或不施農藥,非常適宜生產天然有機葡萄酒原料。但是由于甘肅春秋季的霜凍期和冬季寒冷期較長,造成葡萄霜凍災害頻繁,直接影響葡萄的產量和品質。特別是越冬埋土、成本高等問題,制約著河西地區葡萄產業的健康發展。
甘肅農業大學曹孜義教授與甘肅省宏豐公司紫軒葡萄酒原料基地共同承擔的國家科技部星火項目(2008GA860007),通過幾年來研究試驗,把原來因產量十分低下,本來要淘汰的釀酒山葡萄,采用降低風速、增大濕度和改進栽培等技術,使戈壁灘山葡萄產量大幅提高,在12畝的試驗地上,經測定產量提高了近三倍。并且栽培的山葡萄不下架、不埋土,大大節省了勞動力,降低了種植成本。山葡萄是葡萄中抗寒性最強的品種,這項研究成果把我國西部栽培葡萄因凍根和枝條抽干風險降為零;不下架、不埋土可降低風速,減少沙塵飛揚,在節能減排和保護生態環境上也有積極意義;另外在干旱戈壁荒灘上栽培山葡萄可不用農藥,可生產出真正的有機葡萄酒。
測試表明,在戈壁荒灘種植山葡萄技術可在氣候條件惡劣,無土或土壤極少的我國西部地區,配合滴灌,在不能栽培其他品種的地方,發展山葡萄是完全可行的,對于甘肅葡萄產業的發展,治荒治沙,提高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都有著十分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王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