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蔬菜的儲備成本非常高,不同蔬菜品種的最佳儲存溫度等條件并不相同,不能把所有蔬菜放進同一個冷庫中。而且,新鮮蔬菜儲存成本的增加最終仍可能由消費者來承擔。
國儲糧、國儲棉、國儲糖……不久之后,復姓“國儲”的家族名單中可能會再增添一名新成員“國儲菜”。
2010年在“蒜你狠”和“姜你軍”大旗的“號召”下,各種蔬菜的漲價潮紛沓而至。
8月17日,在商務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姚堅指出,商務部監測的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同比上漲49.7%,漲幅分別比6月份擴大13.7個百分點。更令人擔憂的是,菜價上漲趨勢還在繼續。老百姓的“菜籃子”越來越重了。
這事關民生的大事不能不引起重視。商務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的第二天,國務院的常務會議專門就此問題展開研討。會議指出,今后要切實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強蔬菜生產基地建設;改善蔬菜流通設施條件;落實和完善“綠色通道”政策;提高蔬菜產銷組織化程度;強化蔬菜信息體系建設等。
在具體措施中還包括了,制定完善蔬菜市場供應應急預案,建立蔬菜儲備制度,確保重要的耐貯存蔬菜品種5—7天消費量的動態庫存。
對此,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短期來看,“國六條”等措施的實施必定有利于菜價的穩定。蔬菜儲備制度也有利于調配不同產區的資源,可以應對緊急情況,緩解各地產量不均衡現象。從另一角度而言,這些政策的實施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期的規劃和實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上述政策的出臺對長期菜價穩定起到的還是指導和規范作用。
“蔬菜儲備制度在技術上應該不存在難題。現在已經有不少人在儲存香菜和菠菜,其他菜種的儲存應該不是難題。”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部長劉通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對于建立蔬菜儲備制度,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出了自己的擔憂。“新鮮蔬菜的儲備成本非常高。雖然上述措施會減小菜價的波動幅度,但是部分成本的增加最終仍可能由消費者來承擔。”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元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劉通也表示,新鮮蔬菜的收儲確實很困難,尤其是葉菜,不同品種的最佳儲存溫度等條件并不相同,并不能把所有蔬菜放進同一個冷庫中。
蔬菜儲備制度是否可行主要依賴于其配套措施是否齊全。周思然表示,首先,蔬菜的來源要穩定,供應量要大,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可保證5-7天消費量的動態庫存;其次,若要從蔬菜產地調運過來,則對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強對蔬菜冷鏈物流的建設;最后是儲存條件,要延長蔬菜儲存期,對冷庫等庫存設施及規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若采取冷鏈流通、冷庫儲存等方式,則必定增加蔬菜的儲備成本。
“有的蔬菜價格比較穩定,價差不是很大,是不是值得儲存也是個問題。”劉通說。
高昂的成本讓一直被冠以“京城菜籃子堡壘”的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也不敢輕舉妄動。“我們還沒有想那么多。”劉通說。雖然在此之前,新發地都會儲存一些蔬菜以備不時之需,但大多還局限于洋蔥、土豆等耐儲存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