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行情平穩運行將是后期主流趨勢
來源:鄭州糧食批發市場
上周(3月21日-3月25日)國內稻米市場整體保持穩定,個別地區略有波動,但屬正常。分品種來看,東北粳稻行情平穩,平均價格在1.4-1.44元/斤,目前加工狀況良好,農戶和廠家收售意愿積極,大米出廠價格穩定,平均價格在2-2.02元/斤。安徽無為粳稻價格在1.35-1.36元/斤,環比持平略低,粳米批發1.94-1.95元/斤,價格穩定。
江蘇無錫粳稻1.47-1.48元/斤,粳米2.1元/斤,均與上周持平略增。中晚秈稻行情保持穩定,優質稻谷繼續升溫。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區庫存較少,市場對優質稻谷需求強勁,不少企業為收購到足量原糧而提高收購價格。如湖北襄陽,目前優質中晚秈稻收購價在1.38元/斤,較月初漲0.03元/斤,而優質中晚秈米也提升到2.19元/斤,漲0.05元。
分析認為,目前相對穩定的市場行情將維持一段時間。從需求面來看,大米消費平穩,加工利潤基本穩定,加工企業對稻谷需求處于平衡狀態;從供給面來看,春耕將全面開展,氣溫回升,農戶手中存糧流出數量將增加,加上稻谷目前價格相對較高,各方預期后市上漲空間有限;從政策面來看,短期內利多政策出臺可能性較小,保持物價整體平穩將是市場大背景。本周結束的南方臨儲稻谷交易中,早秈稻及中晚秈稻的交易量雖較前期有所回落,但依舊處于較高位置。說明市場對秈稻需求還保持一定的熱情。預計后期臨儲交易行情基本保持現有趨勢,成交量弱勢前行,成交均價基本穩定。
近日,農業部下發《關于加快推進我國水稻生長機械化的意見》,意見要求各地方各單位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的精神,在“十二五”期間,水稻耕整地機械化水平穩定提高,收獲機械化水平每年持續提高3~4個百分點,種植機械化水平每年持續提高4~5個百分點。水稻植保、烘干機械化取得明顯進展。力爭到2015年全國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70%,其中耕整地機械化水平超過85%,種植機械化水平達到45%,收獲機械化水平達到80%。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單季稻區率先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國際方面,近期自然災害對國際糧食市場的影響將逐漸顯現。先是日本地震引發海嘯繼而核泄漏危害,導致日本農業生成收到較嚴重打擊。據媒體報道,在日本農林水產省2008年大米統計中,受災地區的大米產量占日本全國總產量的35%。日本東北部所遭受的災害對于農業生產短期內恢復難度極大,同時,核輻射對于受災地區及周邊地區農產品的生產和田地可耕作性的影響是長期且不可逆的。但是,由于災害發生是在稻米收割季節之后,目前尚有足夠庫存來滿足日本國內需求,同時,泰國及越南大米也將陸續上市。日本政府原定于今年6月份召開的食用米投標交易大會也將如期召開。24日,緬甸東北部也遭遇里氏7級強震,我國廣西云南及泰國、越南等地有明顯震感。此次地震或將明顯提振泰國和越南大米近期持續清淡的行情。美稻米05合約也在前期連續深度下跌的陰影中逐日回升,從3月11日的階段低點12.48點回漲到14.33點,漲幅14.8%。后期形勢依舊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