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棉花協會|添加時間:2010年07月15日
近期,國內棉花價格漲勢趨緩。上周五(7月9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28)為18419元/噸,較前一周僅上漲50元,為春節以來最小漲幅。同期,國內撮合和期貨市場在高位維持震蕩,撮合近月合約在現貨價格的支持下小幅上漲,而期貨CF007合約則略有下跌。棉市趨穩主要源于幾個方面:一是紡織生產即將進入傳統淡季,紡織品銷售較為清淡,價格趨于平穩,部分棉紗價格出現小幅下調;二是宏觀調控政策效應,配額發放和拋儲預案對市場起到了降溫作用;三是紡織企業前期采購量較大,尚有庫存可以維持生產;四是人民幣升值及貿易保護預期加大,企業對下半年出口形勢不持樂觀態度,對高價棉的采購趨于謹慎。
今年上半年,紡織行業出口情況較好。據海關總署最新公布,6月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連續第三個月環比、同比轉正,同比增速逐月加快。今年上半年我國累計出口紡織品服裝888.8億美元,同比增長22%,其中紡織品出口356.5億美元,同比增長32.3%,服裝出口532.3億美元,同比增長16%。
國際市場方面,紐約棉花期貨市場受外圍市場影響上下震蕩。7月9日,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最新全球棉花供需預測月報,報告上調了2010/11年度的全球總產量,同時下調了期初庫存,期末庫存因此大幅增加,但庫存消費比仍為1994/95年度以來的最低。全球消費量和貿易量略有調高。美棉產量因種植面積增加而增長了10%,但在美棉出口裝運量創年度新高的帶動下,周末有大量貿易買盤在低點涌入,價格走高,近期10月合約周末結算價為78.15美分/磅,較上周上漲0.32美分。Cotlook A指數自6月23日以來已連續14日未能生成。7月9日,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 Index M指數為89.12美分/磅,折1%關稅15471元/噸,低于國內相似等級價格2948元/噸;折滑準稅15964元/噸,低于國內2455元/噸,國內外價差繼續加大。
7月上旬,全國北方棉區氣象條件較為適宜,氣溫較高,棉花生長進程加快,有利于棉花現蕾開花。北方大部出現的降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黃河流域前期部分棉區的旱情,有利于棉花生長;新疆棉區光溫水較為正常,大部分已經開花。而南方長江流域多降雨天氣,不利于棉花發育,主要是7月8日以來,長江中下游連續出現強降雨,湖北、安徽、江蘇、湖南等省部分棉區土壤過濕,一些棉田受淹,導致花蕾脫落、水肥流失嚴重,據預報,近期強降雨仍將持續。
責任編輯:王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