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日報|添加時間:2010年11月26日
彭博社報道稱,美國農業部長維爾薩克(Tom Vilsack)日前宣布,中美達成總金額30億美元的大豆貿易協定,數量為550萬噸。美國農業部預計,由于中國企業大豆壓榨產能擴張迅猛,2010/2011年度中國進口大豆將達到5700萬噸,這意味著與2009/2010年的5035萬噸相比,增加近700萬噸,再創新高。
今年11月,東凌糧油(000893.SZ)與中糧集團的大豆壓榨項目分別宣布開工和竣工。東凌糧油11日宣布新建一條年處理150萬噸大豆的生產線,預計投資3.4億元;12日,中糧集團宣布中糧黃海糧油工業(山東)有限公司120萬噸糧油加工項目竣工,年處理大豆能力將增加120萬噸,該項目總投資10.2億元,2009年3月開工建設。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由于各企業產能擴張迅速,全國大豆加工能力已經突破1億噸。
目前進口大豆的加工利潤大幅高于國產大豆,以目前大豆油和豆粕價格計算,每加工1噸進口大豆,企業可獲利約160元,加工1噸國產大豆的利潤只有50元左右。九三油脂集團在國產大豆主產區黑龍江和沿海的廣西等地都有大豆加工廠,但是今年進口大豆數量已經超過600萬噸,進口數量與中糧集團不相上下,該集團一位高層說,這樣做是不得已而為之,企業必須首先解決生存問題。
中國大豆進口數量的激增緣于食用油需求的激增。美國農業部預計中國2010/2011年度食用植物油的消費總量為2930萬噸,與上一年度相比增加250萬噸,中國必須進口980萬噸的棕櫚油、大豆油等食用植物油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美國農業部11月份發布的油脂作物展望報告表示,由于中國特別是南方地區的大豆壓榨企業產能增加迅速,大豆進口量持續增長,中國東北地區以國產大豆為原料的加工企業受到壓制,庫存增加,受此影響,中國2010/2011年度的大豆期末庫存將從上一年度的1450萬噸增加到1660萬噸。
相關鏈接:中國2010/11年度大豆進口量料增至5450萬噸
據漢堡11月23日消息,總部位于漢堡的行業期刊《油世界》周二稱,中國在2010年10月-2011年9月的大豆進口量將從2009/10年度的5030萬噸增至5450萬噸,盡管中國將抑制經濟增長。
《油世界》稱,中國政府將加息來控制通膨的憂慮已產生了對中國商品需求在未來數月將放緩的擔憂。
“然而,在我們看來這些擔憂似乎過早,”《油世界》稱,“在2010/11年度,中國對植物油、乳制品、牲畜及水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大幅增加。”
“由于需求增速將超過國內產量,因此中國進口進一步增加將不可避免。”
不過在近期,《油世界》稱其預期中國的大豆采購將放緩,因在過去三個月創紀錄高的大豆進口量已導致“在中國的港口內積累了大量的庫存。”
“本年度,中國將占全球大豆進口量的大約57%,”《油世界》稱。
《油世界》預估中國在2010年10月/2011年9月的大豆壓榨量將同比跳增600萬噸至5340萬噸。
責任編輯:王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