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糧油信息網|添加時間:2010年10月18日
近期,國內食用油價格爆漲,一級豆油從上周五到本周一三天之內爆漲了500-800元/噸,受大宗散油價格上漲的推動,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小包裝食用油價格也紛紛大幅上漲,漲幅達12-15%。
為了穩定國內食用油價格,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定于2010年10月20日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和各有關聯網市場舉行國家臨時存儲食用油競價銷售交易會,競價銷售國家臨時存儲國標四級菜籽油30萬噸,存儲地點分別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
為了實現調控目標,達到更好的調控效果,防止個別企業或資金囤集居奇,使政府投放的菜籽油能盡快的流通到終端,而不是滯留在中間環節,交易規則規定:參加競價交易的買受人為自愿報名參加的國內具有食用植物油經營資格的企業,每個企業最高購買量不得超過10000噸。買受人必須承諾:所購買的食用植物油盡快投放市場,以增加市場供應量。同時,為了防止自賣自買,出現回流,交易規則還規定:國家臨時存儲食用油存儲庫點(包括負責貸款的承儲庫和實際儲存庫點)不允許直接或間接購買本庫儲存的食用油,中央儲備糧直屬庫(企業)不得參與競買,也不得安排其監管的地方承儲庫點之間互相購買。買受人不得將購買的食用油轉賣給出賣人承儲庫。
2008年的臨儲菜籽油早已轉為國儲,此次投放的菜籽油為2009年臨儲菜籽油,2009年的臨儲菜籽油成本在8500元/噸附近,遠底于目前市場價格。因此,國家在實現順價銷售的情況下,競價交易的銷售底價仍會對國內菜油價格起很好的打壓作用;目前國內臨儲菜油的總量在220萬噸左右,占我國年產菜籽油總量的一半,國家手中有油,有能力、有手段實現調控目標。雖然此次投放數量僅為30萬噸,但這更多是一政策信號,表明國家不希望看到國內食用油價格快速上漲、維護國內食用油價格穩定的態度。聯系到2008年二季度國家一系列調控手段,有效抑制了當時國內食用油價格上漲的態勢,使得2008年4月至7月初國內食用油市場走出與國際市場相對獨立的行情,30萬噸的臨儲菜油的銷售將對當前看漲的市場心理將起到有效打壓。
不過,國家將拋售臨儲菜籽油的消息在內業已傳了近一個月,市場已提前消化,具體表現在,此番上漲中,菜油的上漲幅度遠小于棕櫚油和豆油,四級菜油和一級豆油的價差不斷縮小,從9月初的400-600元/噸縮至目前基本持平,購銷活躍度也遠低于豆油和棕櫚油市場。
如果20號臨儲菜籽油的成交價低于目前菜籽油的市場價,則也會低于當前一級豆油價格,這將抑制豆油消費和豆油價格。據筆者了解,目前國內油廠和貿易商手中食用油的庫存充分,國儲和地儲食用油的儲備也較充足,此次的上漲更多是國際市場價格上漲的輸入,而不是基本面好轉,因此,一旦政府抑制住上漲勢,使市場心理由強轉弱,則囤集在中間環節的食用油將會加速流入市場,實現政策調控“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責任編輯:范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