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農在線|添加時間:2011年01月11日
“從鲅魚圈港發至廣東的玉米根本不賺錢。”近日,遼寧省鲅魚圈港貿易商戴碩表示。目前來看,加上銀行利息、損耗等費用,東北地區玉米賣到南方貿易商根本無利可圖。
據了解,1月5日,東北主要玉米外運港口——大連、鲅魚圈和錦州港港內主流平倉價格2050—2060元/噸,加上60元/噸的海運費用,再加上當地港口港雜費28元/噸,貿易商出貨成本價格在2138—2148元/噸。而廣東港口玉米主流出貨價格也就是2150元/噸,盡管部分質量較好的陳糧可以賣到2170元/噸,但顯然,貿易商在當前價位出售玉米并無太多利潤。
受此影響,東北三大港口貿易糧積壓嚴重,港口客戶需求不足,走貨不暢,貿易商觀望氣氛濃厚。1月5日,三大港口玉米庫存合計在110萬噸左右,其中,鲅魚圈港港口庫存逾41萬噸,大連北良港和大窯灣港合計庫存在50萬噸以上。
“一方面是由于南北港口價格倒掛,貿易商走貨積極性不足;另一方面,隨著春節臨近,南方飼料廠商采購數量不大,基本上維持零庫存策略,隨用隨走。”據戴碩介紹,近期港口庫存積壓嚴重主要有以上兩方面原因。
在國內需求萎靡、玉米走貨不暢的情況下,國家繼續維持玉米競價交易的數量更加大了市場的觀望情緒。1月5日,合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公布,于1月7日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及相關聯網市場舉行國家政策性玉米競價銷售交易會,銷售標的包括移庫玉米(含中央儲備)157.1255萬噸,國家臨時存儲玉米(含中央儲備)22.8761萬噸,合計銷售180余萬噸。
對此,中國玉米網總經理馮利臣認為,新玉米年度,國內農民賣糧已經從春節前集中賣糧改為視市場價格變化售糧,同時,國家持續不斷的競價交易也增加了國內玉米的供應數量,國內玉米供給已經比較充足。這從近期南北港口價格倒掛也得到了間接證明。
此外,國內大幅增加進口玉米數量間接減少了南方地區對于東北玉米的需求,這也是南北港口價格倒掛的一個原因。據筆者了解,2010年1—11月份,中國進口玉米156萬噸,而2009年同期僅為4.97萬噸。
盡管如此,吉林、山東等產區玉米收購價格仍維持高位。目前,吉林省農村玉米主流收購價格在0.75~0.82元/斤(含水量24%~30%),多數農戶繼續持糧待價;山東地區玉米價格受深加工企業收購支撐,價格維持在1.02~1.055元/斤(含水量14%)。
對于后市,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由于本年度東北地區玉米收購價格較高,各貿易商降價銷售的可能性不大,而東北港口平倉價格預計仍將維持高位,因此,南北港口玉米價格倒掛現象可能將成為常態,并將繼續施壓東北市場。
責任編輯:范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