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日報|添加時間:2010年12月22日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錫康表示,未來幾年,在務農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預計中國每年的糧食價格將上漲4%-5%左右,并且需要提高國內大豆產量。
陳錫康近日在做客中國經濟網時表示,中國糧食產量增速較慢,而需求量增速將很快,這會推動糧食價格走高。
陳錫康稱,隨著生活水準提高,中國居民對水產品、畜牧類產品的需求正在逐步提高,這些產品要消耗大量糧食,但國內耕地面積的持續減少限制了糧食產量的增長。
他表示,雖然中國仍可以再增加部分播種面積,但增幅有限。
據官方數據顯示,中國截至2008年末的耕地面積為1.217億公頃,低于2001年的1.271億公頃,因城市化進程加快。
陳錫康表示,雖然通過引入優良品種等科學技術可以提高產量,但短期內很難實現糧食單產大幅提高。
一同做客中國經濟網的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汪壽陽表示,生物能源的發展也可能進一步推高世界糧價。他表示,由于近年來以玉米為原料的乙醇產業發展迅速,國際市場玉米價格已出現大幅上漲。
陳錫康表示,他預計中國明年糧食產量將達到5.5億噸,高于今年的5.464億噸。他還稱,中國明年的糧食需求約為5.4億噸。
陳錫康指出,中國應該盡可能擴大大豆播種面積,并通過轉基因等科學技術改進國內大豆品種,以此扭轉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
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周四表示,在截至9月30日的作物年度內,中國大豆產量預計僅為1,520萬噸。1-11月期間,中國進口大豆4,937萬噸,增長31%。
責任編輯:范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