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糧網|添加時間:2010年11月09日
十一月上旬,全國冬小麥播種基本結束,從各方面信息來看,今年小麥播種面積穩定。局部不利天氣不影響大局。在四季度小麥消費旺季即將來臨的情形下,近期小價格整體保持高位,局部地區出現上漲苗頭。
在明年托市麥底價提價落定的影響下,加之當前通脹壓力較大,農產品炒作不斷,預計短期內小麥價格仍將保持強勢,局部地區將出現新高。
一、秋冬種順利,面積穩定在去年水平
按照農業部要求,今年秋冬種主要任務之一是穩定糧食面積,力爭冬小麥面積穩定在去年3.38億畝的水平上。10月底,北方冬小麥播種接近尾聲,綜合媒體消息,截至10月22日,新疆、甘肅、京津冀地區、山東、河北冬小麥播種基本結束,山西、陜西和河南播種9成左右;南方冬小麥播種已由北向南陸續展開,其中安徽播種過6成、江蘇近4成、湖北近2成,從各地情況來看,今年秋冬種總體形勢較好。
二、農民售糧較少,市場主體漲價預期較強
秋糧價格的走高推動市場對小麥價格的漲價預期。10月以來,玉米市場價格持續攀升,據中華糧網數據中心數據,截至10月31日記,全國中等玉米收購價格為1926元/噸,僅與小麥相差70元/噸左右。小麥與玉米價差大幅縮減,局部產區兩者價格已經接近或基本持平,這使農民對小麥期望值再度抬升,惜售心理加重,致使產區購銷市場小麥供應量依然偏少,這也是產區局部價格上漲主要原因,如近期安陽及山東膠東等地區麥價格上調2分/斤左右。
三、通貨膨脹預期較強,小麥價格易漲難跌
國家統計局將于11月11日公布10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分析人士認為,如果10月CPI超過4.0%,可能導致宏觀當局認為當前物價已出現加速上漲苗頭,成為再度加息的主要誘發因素。截至11月5日,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為1996元/噸,較上月漲10元/噸,月漲幅0.5%,年漲幅4.12%。相對于其他商品來說,小麥市場價格漲幅依舊偏低。
四、大宗商品活躍,農產品整體強勢
無論是期貨市場還是現貨市場,農產品無疑是最近幾個月的明星。國家發改委監測的數據顯示,10月肉類價格小幅上漲,食用油和蔬菜價格明顯上漲,大中城市黃瓜、西紅柿、油菜等15種主要品種蔬菜平均零售價格比9月上漲10.1%。食品漲價仍然是推高CPI的主要動力。在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漲、輸入性通脹壓力增大的前提下,小麥市場價格走低可能性很小。
五、政策面保持穩定市場的導向
在當前通漲壓力較的的背景下,政策的導向是保證農產品市場穩定的,因為這關系到國家的糧食安全和提高農民收入及種糧積極性的政治目的。防止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是政策調控的首要目的。
從市場運行情況來看,當前糧價上漲不僅僅是糧食供需基本面緊張這么簡單,資金對農產品的炒作,已經背離了供需和價格之間的規律。小麥連年的豐收并沒有給市場價格形成壓力,保持穩定糧價的政策面似乎按捺不住農產品價格上漲的沖動。因此,預計四季度內小麥市場價格仍將保持高位,局部地區可能產生新高。建議關注國家宏觀經濟數據,農產品相關調控政策,玉米水稻等相關品種價格等。
責任編輯:張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