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區蔬菜產業呈現六大看點
發布時間:12/26/10 來源:蘭州農業網
今年,麥積區按照“鞏固提升日光溫室蔬菜,大力拓展優化大棚蔬菜,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蔬菜,推動蔬菜生產向設施化、精細化、無公害化和高效化發展”的思路,以壯大產業基地為重點,整合項目,加大投入,加快調整,強力推進,在新陽、中灘、石佛、渭南、甘泉等鄉鎮建成了13.02萬畝的優質蔬菜基地;通過有效的“農超對接”,極大地豐富了老百姓的“菜藍子”,穩定了市場價格,蔬菜產業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
一是龍頭企業帶動能力明顯增強。完成天水眾興菌業有限責任公司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示范基地及有關資源循環利用三期擴建項目,完成投資4900萬元,年銷售蔬菜7萬噸,新增年銷售收入4320萬元,新增利稅2200萬元,年消化農業生產下腳料12000余噸,帶動農戶5000戶,戶均增收3000元;建成天水天天樂菜藍子有限公司伯陽路、林水路“農超對接”菜藍子超市2家,完成投資410萬元,年銷售蔬菜3600噸,既有效保障了城市居民蔬菜供給,又對平抑市場菜價起到了積極作用;建成天水民達農業有限公司設施蔬菜基地1000畝,完成投資1875萬元,年生產蔬菜500噸,與廣州市江南蔬菜批發市場、天水天天樂菜藍子有限公司實現蔬菜訂單銷售300噸,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和“基地+超市”的銷售模式,帶動農戶1500戶,戶均增收8000元。
二是設施蔬菜基地規模化程度明顯提高。按照規模化、區域化、標準化的要求,在中灘、石佛、渭南三鄉鎮新建三個萬畝蔬菜示范基地4.3萬畝,建成中灘緱楊1000畝優質設施蔬菜基地、元龍紅星1100畝山地蔬菜基地、中灘4650畝地膜大蒜基地和2380畝香菜基地以及渭南1500畝大蒜基地和1200畝香菜基地等集中連片500畝以上優質蔬菜產業基地6個;在中灘鎮緱楊、石佛鄉田家村、渭南鎮吳家莊、新陽鎮沿河村、馬跑泉吳家崖、甘泉鎮毛集和屈家坪建7個百畝連片設施蔬菜示范區,全年新增設施蔬菜面積2462畝,建成日光溫室160畝、塑料大棚2302畝,2010年全區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3.02萬畝,分別占目標任務2150畝、150畝、2000畝和12.5萬畝的114.5%、106.67%、115.1%和104.2 %;以琥珀、中灘、石佛、渭南、花牛、馬跑泉、甘泉、元龍8鄉鎮為重點區域完成復種地膜菜瓜、架豆王0.67萬畝,占任務0.6萬畝的111.67%。
三是蔬菜無公害生產水平明顯提高。在三陽川、甘泉、花牛等蔬菜生產重點區域新增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點32個、示范面積1.15萬畝,新建花牛鎮無公害胡蘿卜生產基地4500畝,全區蔬菜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6.8萬畝,占任務4000畝和6.5萬畝的112.5%和104.6%;完成天水泰豐果汁飲料綠色食品國家A級認證和“果然”商標注冊,并通過國家級環境檢測和材料審核;共開展蔬菜抽檢13次,抽檢400個蔬菜樣品,合格率達到100%。
四是新技術應用推廣水平明顯提高。探索推廣“早春甘藍—架豆—大白菜”、“早春花椰菜—架豆—甘藍”2種一年三熟和“地膜馬鈴薯—大蔥”、“西芹—西蘭花”2種一年兩熟模式栽培技術面積0.51萬畝;引進推廣隴葫1號、隴葫2號、南瓜、西紅柿、辣椒等新優品種11個,示范面積0.65萬畝,金棚系列番茄品種引進示范與推廣獲得天水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新建 “一村一品”示范村3個,建成甘泉屈家坪白皮筍基地690畝、中灘緱楊西芹基地500畝、石佛楊家莊西紅柿基地221畝。
五是農民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在花牛鎮、渭南鎮、中灘鎮組建鄉鎮土地流轉服務站3個,以渭南王旗山、于元和中灘九龍山、緱楊等果品、蔬菜基地為重點流轉土地1萬畝,全區土地流轉面積達到5.0665萬畝,占農村耕地總面積72萬畝的7.04%,涉及農戶1.92萬戶,占承包耕地農戶總數9.71萬戶的19.77%,簽訂流轉合同7609份,形成了南山萬畝蘋果基地、北山萬畝葡萄基地、三陽川山東威龍公司6萬畝鮮食葡萄基地等一批大產業集群。在規范和扶持好新民、宇龍、康晟源、東林、大青山、渭峽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礎上,新注冊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49家,發展社員24210人,帶動農戶49739戶,其中新建民樂蔬菜、宏盛蒜苔、毛集蔬菜、吉順蔬菜、昊馨蔬菜等蔬菜產業農業專業合作社5個,帶動農戶723戶,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土地規模化經營效益日益體現。
六是區級財政扶持蔬菜產業發展的力度明顯加大。按照“菜藍子”市長負責制的要求,把“菜藍子”建設作為區委書記、區長一號工程,采取財政扶持、整合項目、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加大蔬菜產業資金投入,形成了以“財政資金為引導、項目資金為扶持、企業資金為主體、信貸資金為補充”的蔬菜產業發展投入機制,有力地推進了蔬菜產業化經營發展步伐。全年共落實蔬菜產業補助資金249萬元,落實設施蔬菜建設以獎代補資金35.16萬元,整合項目資金484.4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