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價格反常高揚 游資炒作還是市場規(guī)律?
發(fā)布時間:11/02/10 來源:壽光農業(yè)網
新華網濟南10月30日專電(記者 鄧衛(wèi)華、潘林青)近來,蘋果價格反常地持續(xù)高漲,成為農產品價格上漲新的“領頭羊”。此輪蘋果價格上漲,到底是游資惡性炒作的結果,還是市場規(guī)律主導的必然趨勢?記者就此在我國蘋果主產區(qū)山東進行了深入采訪。
“一臺磅秤兩個筐,路邊一站就成經銷商”
金秋十月,正是蘋果集中上市的季節(jié)。記者在山東煙臺、威海等地蘋果園看到,紅彤彤的蘋果壓彎了枝頭,果農們正忙于采摘、裝運。在蘋果產地附近的公路上,一輛輛滿載著蘋果的農用三輪車不停地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往年這個時候,由于新蘋果短時間內大量上市,價格一般處于較低水平。然而,今年蘋果價格持續(xù)上揚,令很多人“沒有想到”。今年62歲的煙臺市兆江果業(yè)總經理于兆江告訴記者: “我干了30多年的蘋果經銷,從沒見過像今年這么好的行情。今年蘋果價格太高了,直徑85毫米左右的蘋果每公斤7元至7。4元,直徑80毫米左右的每公斤6。4元至6。6元,75毫米左右的每公斤5。6元至5。8元,每個品級的蘋果比去年同期每公斤上漲了1。6元至2元。”于兆江說。
威海一家大型蘋果經銷企業(yè)的董事長宮家賓對今年蘋果價格高漲的行情也直呼“沒想到”。“真是沒有想到,今年新蘋果大規(guī)模上市以來,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這在以前沒有過。”
煙臺牟平觀水果蔬批發(fā)市場是山東蘋果重要的集散地之一,年交易蘋果60萬噸、交易額30多億元。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徐虎說,從市場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來看,今年每個品級的蘋果每公斤都比去年同期貴了2元左右。
采訪中,不少業(yè)內人士向記者反映,由于今年經銷蘋果收益特別高,不少原本從事別的行業(yè)的客商,也紛紛到山東搶收蘋果。“據(jù)我所知,在煙臺、威海兩大蘋果產地,今年客商的數(shù)量大大超過了往年,而且不少客商是第一次進入這個行業(yè)。”宮家賓說。徐虎對此也深表認同:“我們的統(tǒng)計顯示,今年涌入果品市場的客商是往年的兩倍多,蘋果日流通量超過了20萬噸。”
煙臺市蘋果協(xié)會會長趙培策說,近年來蘋果價格一路走高,果農和經銷商都發(fā)了財。由于進入門檻較低,不少人紛紛改行,當起了蘋果經銷商。“一臺磅秤兩個筐,路邊一站就成了經銷商”是這種現(xiàn)象最真實的寫照。
蘋果價高農民享實惠 后期蘋果價格仍看漲
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觀水鎮(zhèn)二甲村村民于世勇今年種了4畝紅富士蘋果。得知近期要降溫,于世勇這幾天一直忙著采摘蘋果。“今年蘋果可金貴了,一個蘋果都能賣到一兩塊錢,這兩天趕緊把蘋果摘了,要不冷空氣來了蘋果品質會下降,賣不上好價錢了。”于世勇告訴記者。
在蘋果“金貴”價格的帶動下,果農收入大幅提高。于世勇說,今年他4畝蘋果的平均畝產量為2500公斤左右,平均售價為每公斤4。8元,價格比去年高了一倍,收入也翻了一番。
觀水鎮(zhèn)被稱為“中國蘋果第一鎮(zhèn)”,這個鎮(zhèn)果園面積10萬畝,年產蘋果30多萬噸,是享譽中外的“煙臺蘋果”的主產地之一。鎮(zhèn)黨委副書記董瑞林說,2009年全鎮(zhèn)果品收入達到7億元,果農人均純收入8800元,今年農民收入肯定比去年還要高,按目前價格粗略估計,全鎮(zhèn)果農至少比去年增收3億元。
在山東另一個蘋果種植大市威海,果農也是喜笑顏開。威海市崖子鎮(zhèn)馬石店村村民宮俊財種了3畝蘋果,由于管理水平較高,今年他一畝地收獲了5000公斤蘋果,個頭也很大。“我的蘋果今年平均直徑80毫米,大約每公斤6元,一畝地毛收入3萬余元,除去化肥、農藥、人工等成本,一畝地純收入2萬多元不成問題,比去年至少提高五六千元。”宮俊財說。
據(jù)了解,目前經銷商將蘋果從農民手中收購后,大部分直接進入冷庫保存,其中冷風庫的蘋果可存放到來年6月1日前后,氣調庫可存放至10月1日前后。業(yè)內人士預計,今年蘋果收購價格原本就高,再加上冷藏、運輸?shù)瘸杀驹黾樱髂晏O果價格創(chuàng)新高幾乎沒有懸念。“來年蘋果出庫時,冷風庫中的蘋果在目前收購價的基礎上每公斤至少加價1。2元左右、氣調庫至少加價1。6元左右才能保本,來年蘋果價格肯定會再創(chuàng)新高。”宮家賓說。
市場因素是漲價主因 應理性看待農產品漲價
去年以來,我國農產品出現(xiàn)了一波又一波“漲價潮”,有人認為這是游資大量介入炒作的結果。
業(yè)內人士就此認為,這次蘋果價格上漲是陜西蘋果減產、生產成本增加、物價普遍上漲等多種因素所致,是市場上買賣雙方反復博弈后形成的結果,短期來看尚不存在大量游資炒作。
于兆江認為,今年山東蘋果長勢較好,產量與往年基本持平;但我國另一個蘋果主產區(qū)——陜西卻因氣候原因減產,國內不少蘋果經銷商只能到山東收購蘋果,從而拉高了價格。
趙培策認為,不少經銷商今年到山東收購蘋果,主要是市場調節(jié),說“游資炒作”并不恰當。與大蒜、生姜等農產品不同,我國蘋果產量大、產地也較為分散,要想炒作蘋果需要極大資金、風險也很大,“從我個人經驗來看,目前說蘋果漲價是游資炒作為時尚早”。
董瑞林也認為,目前蘋果市場尚不存在游資炒作。“當前正值蘋果大量上市,游資想要炒作的話,應該是極力壓低價格后大量收貨,之后再高價出貨以賺取最大利潤。而目前蘋果市場并不符合這個特點,蘋果經銷商不會傻到利用游資將蘋果價格炒高后收購,從而減少自身利潤。游資要炒作的話,也要等明年出貨的時候。”
專家指出,社會和公眾應理性看待農產品價格上漲。山東省社科院經濟專家馮群力說,從長期來看,由于土地資源日趨稀缺、農資和人工等種植成本居高不下,農產品價格上漲應該是一個趨勢。此舉能夠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我國農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與此同時,國家也應密切關注農產品價格,防止其過快上漲影響公眾日常生活,對于囤積居奇、肆意炒作農產品價格的行為堅決進行打擊,將農產品價格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
責任編輯:王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