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白菜今年減產質量下降 面臨棄種危機
來源:壽光市農業局 時間:2010年11月1日
“當家菜”的苦惱
不起眼的大白菜,因為韓國最近發生泡菜危機成了香餑餑。受氣候災害影響,韓國大白菜大幅減產,市場價格一度創下每棵81元人民幣的天價。韓國政府不得不宣布,從10月14日起到今年年底,臨時取消白菜和蘿卜27%和30%的關稅,緊急從中國進口大白菜。有了這個利好消息,國內的種植農戶們是不是今年能多賺點呢?一起來看看記者在遼寧、山東的調查。
在沈陽新民地區大民屯鎮的一片白菜地里,我們見到了正在菜地里發愁的農民耿宏利。又到了白菜收獲的季節,這兩天天氣預報說會有寒流要來,可是此時的耿宏利卻沒有心思搶收白菜。
沈陽大民屯鎮村民耿宏利
記者:人家都收菜你們怎么不收?
耿宏利:我這現在心沒上來,賣不了,販子也不要。
今年白菜的價格翻了三番,漲到了三角多錢,遇上這樣的好行情,菜農們應該是高興才對,不過采訪的過程中,我們看見很多菜農卻是愁眉苦臉的。菜農告訴我們,今年七月份連下了幾天暴雨,地里發生了內澇,不僅第一茬馬上就要收獲的土豆全都泡爛在地里,連第二茬白菜的播種期也延誤了半個月。現在到了收獲的季節,許多白菜都沒有抱心成形,收菜的人根本不要。
耿宏利:像這菜的話,今年就幾乎就是白扔了,這都是,沒有心。
記者:這種菜地里有多少?
耿宏利:地里頭現在能占,我這片地里來說的話也得占一半一半吧。
記者:十畝地能收多少?
菜農:十畝地能有5萬斤白菜都不錯了。
記者:平常能出多少斤?
菜農:平常能出20萬斤。
記者:今年就5萬斤就不錯了?
菜農:5、6萬斤,也就,三分之一的好菜了都。去年價錢沒今年高,今年價錢高沒那些產量。
女菜農:這菜,也盼啊盼啊,長啊,這藥,打點營養藥啥的,掛著,叫它愛長一點,那也不行,就整整也不行。
這幾天,耿宏利每天都要來地里看一看,挨著個兒地把地里的白菜捏一捏,看看白菜芯兒是不是長滿了。在地里看完,他就跑到村頭的十字路口上截收白菜的商販。可是幾天下來,來看白菜的商販不少,卻沒有一個相中他家的白菜。
耿宏利:去我家看看。
兩三個商販跟著耿宏利到了他家地里,挨著個兒地看看白菜長的情況。
在菜地里轉了兩圈,商販還是沒要耿宏利的白菜。
蔬菜商販:都是半心菜,都是水泡的。
耿宏利目送著商販走:咱們明年再合作。
鄰居家的菜地地勢較高,白菜長的好,這天上午有商販來收走了一些,耿宏利也找到商販,希望能便宜點把自己的白菜收了。
耿宏利:你還能買菜嗎?(商販搖頭)
白忙活了一上午,耿宏利愁眉不展,他告訴我們,銀行的人昨天打電話來了,今年年初種菜他借了三萬塊錢貸款,這幾天已經到期了。
耿宏利:白菜販子也沒聯系成,怎么整。
耿宏利妻子:你菜再賣不出去過兩天就下大雪了,才再賣不出去咱咋整?
耿宏利:接著貸款唄,那還咋整?
耿宏利妻子:你這貸款都換不上誰還能借你啊?這倆孩子一年得花多少錢啊,咱們怎么整啊?
耿宏利和妻子商量,想問問還貸款的事情能不能緩一緩。
(打電話)
耿宏利:我拿貸款現在還不上咋整?
…………
耿宏利:那誰,王昌宜的號是多少啊?
…………
之前的款是從農村信用社借貸的,耿宏利決定去農業銀行試試運氣,看看能不能再貸些錢,把信用社的貸款先還上。
耿宏利:今年老百姓收成也不好,也不給貸了。
這筆貸款應該怎么還,耿宏利犯愁了。
記者:現在這三萬塊錢你怎么還?
耿宏利:三萬塊錢現在我就得跟人家說就是說先把利息給了,完事貸款這三萬過年再給。
記者:那你明年種地的錢從哪來?
耿宏利:明年再跟親戚啥的串點,要不然現在也不出錢。
為大白菜犯愁的還遠遠不止耿宏利一家。當我們第二天來到大民屯鎮時,各家都匆忙地挑揀著地里稍微好些的大白菜收割。
記者:這天氣是不是已經收不了兩天了?
羅東偉:再收個兩三天,今天都零下9度了,零下9度,一凍都完了。
女菜農:一點心都沒有,誰要啊,老百姓都沒人要。
記者:這菜你們就直接扔地里不砍了?
女菜農:對,就直接扔地里不要了。
記者:今年像這樣的菜地里有多少?
女菜農:這幾乎,這全是,幾乎,你看,立了的白菜,瞅著都挺好,實際都這樣。
村民羅東偉告訴我們說,往年家里種的白菜能出30萬斤,賣個三四萬塊錢不成問題,今年的白菜收購價格雖然很高,但是品相不好,商販們都不收,他家這些白菜挑點稍微好些的賣了,也就能賣不到一萬塊錢。
記者:今年你們家貸款種地了嗎?
羅東偉:貸款。
記者:貸多少錢?
羅東偉:貸5萬。
記者:那貸款打算怎么還?
羅東偉:現在不是借,完事。
記者:管誰借?
羅東偉:誰家賣錢多管誰借。
孫德昌一家三口也在忙著收菜,他說他家的白菜一顆也沒賣出去。現在,只能先趕在寒潮之前把白菜砍倒,儲存在棚子里。
孫德昌:砍了拉家去,一會拉家去,拉家擱棚子里頭,有買就賣,沒買的白扔,就這點事。
記者:貸款今年貸多少?
孫德昌:今年貸3萬。
記者:3萬。
孫德昌:嗯。
記者:這情況這能還上?
孫德昌:還啥,到現在一分錢,這3萬塊錢全投這里了,投下下啥,到現在一分錢沒出呢。
和遼寧隔著渤海灣的山東,既是優質大白菜主產區,也是白菜以及泡菜制品出口韓國的基地。在國內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山東壽光,進入10月份之后,大白菜價格在短短十幾天就上漲了近40%。可是,我們在山東卻發現,當地不少農戶與今年的好行情插身而過。這是為什么呢?再來了解一下。
這是大民屯鎮上的農產品貿易市場,在這里成交的都是沒有經過加工的毛菜。采訪這天,我們看見,許多經銷商,農產品經紀人,商販,食品加工企業穿梭在市場里的菜車之間,挑選白菜。但是一個上午,也沒見有幾家成交。
記者:這個等多少錢準備賣?
菜農:多少錢現在,多少錢都是小事,沒人買。
菜農:這菜吧就是,基本都是大半心菜,照往年差天上地下。
記者:估計能賣出去嗎?
菜農:費勁。從一早到現在沒賣出去。
田帥是大民屯鎮的一名農產品經紀人,他告訴我們,今年雖然很多菜農家的白菜等著賣,但是質量能達到收購標準的不多。往年一天收五十萬斤白菜都不成問題,今年一天收三十萬斤都很困難。
田帥說,前一陣韓國泡菜危機的時候,聽說在韓國一棵白菜能賣幾十元人民幣,菜農們都很高興,后來也有很多客商來買白菜,但是因為品種不好,最終也沒有誰家把白菜賣到去韓國去。今年因為白菜減產,白菜收購價格漲起來了,他和經銷商們的生意很不好做。
田帥:收菜價格高,但是賣菜價格不高,知道吧,現在是說按南方走的話,南方的價格不好,外邊質量太差,質量差的話你就賣不上價。去年扔的菜都比這質量好,去年不好的菜,這樣說的話,到今年的話算最好的菜。
范光炎是田帥的客戶之一,每年這個時候,范光炎都從湖南趕到沈陽的大民屯采購大白菜,在本地加工、包裝,然后運到湖南和廣東地區銷售。而今年大民屯白菜的質量、數量和價格,都讓許多經銷商們很發愁。
范光炎:今年價格挺高,像去年的白菜,當時我們過來的時候,大概收一毛三,后來掉到,最后掉到4分。
責任編輯:王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