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八畝地網|添加時間:2010年07月22日
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發生在主蔓莖節部,染病后初時發生水燙癥狀,病部很快向上下兩頭的節間擴展。以后的病部變褐腐爛收縮,患部以上莖葉失水下垂枯萎。此病也可在地面根須部發生,染病后初時也呈現水燙癥狀,隨后病部變褐腐爛收縮,地上剖植株失水枯萎。如防治不及時,會使苦瓜造成嚴重減產。下面介紹苦瓜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1、選種抗病品種。
2、土壤處理。整地時翻土暴曬5天~7天,讓土壤充分曬白風化。每畝施石灰50公斤~75公斤,中和土壤酸性和抑制病菌生長。
3、高畦深坑。高溫多濕容易發生枯萎病,采用高畦深坑種植法,降低地下水位,防止雨后積水,使畦面土壤通風,可減少病害。
4、剪疏葉片。病害開始發生時,疏剪基部葉片,使田間植株、畦面通風排濕,能抑制病菌的發育和傳播,可減輕病害發生。
病害開始發生時,速將病株拔除,同時噴75%百菌清500倍~8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500倍~600倍液,或用70%敵克松原粉500倍~800倍液,每隔7天~10天噴一次,連續3次~4次。每次把藥液噴在植株下半段的莖蔓上,以噴至葉片至濕不滴水為度,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王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