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靖遠若笠鄉陳家灣。因山大溝深,干旱少雨,水土流失嚴重以及落后的耕作方式,使當地農業發展停滯不前,村民外遷,田園荒蕪。
有這么一群人,他們重回故里,承包流轉撂荒的土地,整修梯田,退耕還林,養羊養雞,向大山要效益。他們就是孫永杰帶領下的靖遠縣綠潤農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他們身后是紅四方面軍在靖遠虎豹口西渡黃河的雕像。
靖遠縣綠潤農牧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9月,發起人9人,注冊資本800萬元,由孫永杰擔任理事長。合作社成員從成立時的 200人發展到現在的1300人,主要從事蔬菜生產、養殖、運銷、貯藏、良種繁育;主營土豆、西紅柿、洋蔥、玉米,雞蛋及養殖牛羊豬雞等,注冊有“潤蘭”牌商標。
2010年至今,靖遠縣綠潤農牧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一個合作社發展到現在的一個總社六個分社,帶動輻射到五個鄉(靖遠縣若笠鄉,大蘆鄉,北灣鎮,東灣鎮,三灘鄉,劉川鄉),建立了1500畝良種示范基地和2000畝商品土豆、洋蔥基地,獲得了無公害產地認證,產品遠銷白銀、蘭州、青海、陜西等地;合作社年均銷售生豬2萬頭,雞蛋15萬公斤,洋蔥1050萬公斤,土豆2000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1500萬元,利潤400萬元,合作社成員年均返還盈余1.5萬元。
2015年,綠潤農牧合作社在靖遠縣若笠鄉流轉土地5000畝,退根還林,整修梯田,由坐落于若笠鄉陳家灣的二、四、五分社負責經營管理,準備在種植旱作馬鈴薯、玉米、藥材、苜蓿和經濟林的基礎上,再發展飼養肉羊5000只,散養雞30000只。
靖遠縣若笠鄉的土地流轉政策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去年外地人一陣風似的上若笠塬流轉承包土地,有蘭州的公司也有浙江的私人老板,但因條件艱苦,“水土不服”又撂下走人了。
今年若笠鄉又動員綠潤農牧專業合作社接手承包流轉土地。孫永杰理事長去年春天不慎摔倒造成大腿粉碎性骨折,可他放心不下合作社土地流轉的事,出院后不到半年就開始拄著雙拐上班了,為辦理土地流轉的手續山上山下跑了五六趟。
為什么要大修梯田?理事長孫永杰說,若笠塬土地干旱,修梯田能夠保墑,防止水土流失,還能夠改變落后的生產方式,變人力耕作為機械化耕作,不僅節約勞動力,還節省耕作時間。
△退耕還林種植的沙棘
△退耕還林種植的百合
山上的分社發愁種植大面積的苜蓿后收割的時候怎么辦?孫永杰(右)親自帶領分社的社長去鄰近的靖遠阜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觀飼草收割機和打包機,準備為分社購買機器?!?nbsp;
綠潤農牧合作社的發展壯大還吸引了外縣的同行慕名而來,天水市甘谷縣、張掖高臺縣的合作社也跨區域加入了綠潤農牧總社。
合作社為什么要聯合?綠潤合作社分社的社長們說,主要是合作社地處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暢通,所以大家萌生了統一管理的愿望,靖遠縣綠潤農牧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社就應運而生。
△ 綠潤農牧合作社二分社和五分社剛剛做好自己的標志牌
△綠潤農牧合作社分社社長們
雖然今年秋旱,但孫永杰和他的綠潤農牧專業合作社一直堅守在大山上,這天,在陳家灣綠潤合作社五分社的小院里,大家召開了常務理事會,聽取甘肅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張興唐和千鄉萬才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的員工給他們講解關于如何申報省上2016年農業種植項目資金補貼和做電子商務的事情。
△山村小院,周邊的村民們已經陸續遷走,只剩四五戶人家了。
△寂靜的村莊
△由于塬上黃河提灌水價高昂,村民們的生活用水還是主要靠老天下雨積攢的窖水。
△五分社在為大家準備午飯
△綠潤合作社五分社剛剛孵出的雛雞
合作社小院里綻放著燦爛的秋菊,暖房里剛剛孵出不久的小雞啾啾鳴叫著,讓人心生感動,不禁想起孫理事長的一句話:唯有堅持,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