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蔬菜穩中略降
發布時間:01/15/11 來源:天天天水網
耕地越來越少,原來可供種植的用地已被征用,現在剩下能夠用于種菜的地已經很少了,娃娃人家又去外地打工了,到家里種菜還嫌丟人,所以本地種的菜就少了。”一位在瀛池果蔬批發市場賣白菜的菜農滿臉無奈地告訴記者。
其實像這位菜農一樣的失地農民確實不在少數,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的不斷挺進,我市原來城郊大部分可供種植蔬菜的用地已被占用,市場經濟模式下的創富態式已經打破了原有的陳規,就業掙錢也趨于快餐化,在最短的時間求得利潤的最大化。
記者在瀛池果蔬批發市場采訪時看到,這里最多是甘谷的蔥,“市場上的大蔥都是我們甘谷的。”一對在市場上批發蔥的甘谷夫婦說,“現在批發8毛錢,過兩天要是天氣再一冷,可能還要高一點,因為貨越來越少了。”在采訪中適逢碰上農超對接.天水菜籃子配送車在這里裝運蔬菜,據負責采購配送蔬菜的王小斌說“每天要在這個市場內拉6車左右的蔬菜,同時還要在外地調運兩卡車,四、五十個品種近7噸蔬菜要配送到全市5個主要大型超市,”談到近幾日的價格時他說“這一段時間價格比較穩定,感到最明顯的是洋芋有所下降,現在批發價是一斤1元。”記者隨即問“這兩天市場零售不是有下降的勢頭嗎?”他說“那是一些質量不好的或是到了中午賣不完的,所以才便宜出售。隨著市場秕發的蔬菜越來越少,能夠把菜價穩下來,說明政府做的工作還是管用。”
采訪中發現,象綠豆芽、黃豆芽和外觀看起來不太好的筍子等批發價相對便宜,成了菜販的搶手貨,蘑菇“走”起來就慢多了,但當地產的大白菜就更是難尋“婆家”,“四毛五一斤,賣起來慢得很,昨天有兩車連一朵都沒賣掉,不知是啥原因。”另一位賣白菜的菜農說“現在人生活好了,吃白菜的人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