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市場向好 小麥穩步趨漲
據了解,截至9月25日,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為1998元/噸,較上月上漲15元/噸,月漲幅為0.61%,較去年同期上漲147元/噸,年漲幅為7.95%。優質小麥交易均價為2180元/噸,較上月上漲28元/噸,月漲幅為1.3%,較去年同期上漲198元/噸,年漲幅為10%。
近半年時間以來,農產品及農副產品市場利好不斷,國內主要食品、農產品價格總體上揚趨勢非常明顯。主要影響因素為災害性天氣多發、通脹預期加強、市場需求增長較快。
二、政策支持糧食生產,明年小麥托市價有望繼續上調
我國糧食調控政策左右著糧食市場的發展,政策一方面支持糧食生產,另一方面維護糧價穩步上漲。9月20日,農業部會議強調,農業部門堅定促進糧食穩定發展的目標不動搖,秋冬種小麥面積將不少于3.38億畝。在此之前,國家發改委相關官員表示,國家發改委不久就將公布明年的小麥收購價,并表示明年的小麥托市價肯定會比今年有所提高。
自2006年我國在小麥市場實施托市收購政策以來,該政策直接決定著國內小麥市場的走勢,同時托市政策對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農民收益也有著良好的效果,也反映出國家保護糧食安全、強農惠農的政策目的。從國家一系列對農政策來看,其導向是保證糧價長期平穩趨漲,防止市場價格大幅波動。也只有這樣才能穩定農民種糧積極性,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三、國內外市場聯動推高小麥價格
從當前市場情況來看,全球多個國家遭遇糧食減產,這對小麥市場價格將產生重要影響。如俄羅斯小麥減產四成以上,并已經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且導致國際糧價普遍大漲。9月24日,CBOT期市12月小麥價格達到了7.2美元/蒲式耳,較6月份的最低價上漲近52%。此外,從6月中旬至今,COBT玉米期價漲幅也超出50%。筆者認為,由于全球各地不斷出現惡劣天氣,加上流動性過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國際農產品價格可能還會大幅波動。雖然當前我國小麥進出口數量不大,但隨著農產品市場的不斷國際化,國內外市場的聯系日益緊密,國際市場的火爆將不斷刺激國內農產品期價及現貨價格走高。
目前,國內普麥現貨價格保持在高位,優質小麥則已實現了“優質優價”。據了解,今年新麥收購期間,由于各市場主體積極搶購和農民惜售,導致收購成本普遍較高,再加上運輸、儲存、出庫、利息等相關費用,小麥收購成本決定后期普麥價格不存在下降空間,上漲只是時間問題。與此同時,由于優質小麥種植面積減少,加上高端面粉加工企業對優質小麥的需求不斷增加,這促使優質小麥市場形成了“優質優價”態勢,其與普麥的價差有望進一步拉開。整體來看,國內現貨小麥價格易漲難跌。
責任編輯:范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