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農產品價格穩中趨降
CPI漲幅進一步回落
據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數據,今年以來,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呈現溫和上漲態勢,1—8月CPI累計上漲2.7%,比全國低0.1%,漲幅仍在3%的預期調控目標內。
專家分析,災害性天氣對食品短期供給的沖擊將逐漸消退。食品價格上漲是近期CPI保持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7、8月臺風天氣帶來的強降雨,對農產品特別是蔬菜生產造成較大影響,直接推動了CPI的上升。隨著入秋以后農產品生產得到恢復,市場供應相應增加。同時,在政府重拳打擊炒作農產品、積極調控生豬生產和糧食庫存儲備等因素的影響下,食品價格快速上漲勢頭將受到有效抑制。
另外,經濟的平穩運行為保持我省價格總水平的穩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在當前市場總體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物價上漲的空間有限。據測算,9月翹尾影響將下降至0.4個百分點,四季度則基本消失,這將有利于CPI漲幅的進一步回落。
農副產品價格穩中趨降
專家認為,近期豬肉、蔬菜等農副產品價格的上漲主要是由于生產周期和消費需求變化引起,屬于價格的正常波動,不必過分擔憂。具體來看,豬肉價格自08年5月起持續盤跌,到今年7月,隨著生產周期的變化,豬肉價格觸底回升,出現持續小幅上漲,主要是對前期價格深度下跌的修正,屬于恢復性上漲,因此上漲幅度也相對較小。 近期隨著中秋、國慶雙節的臨近,居民消費需求增加對豬肉價格形成一定支撐,但由于豬糧比重回盈虧平衡點之上,養豬戶生產積極性提高,使生豬存欄量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加上國家凍肉儲備充足,未來豬肉價格漲勢將趨于放緩。蔬菜價格隨著生產的逐步恢復趨于平穩。
盡管近期在雙節影響下蔬菜價格可能出現小幅上漲,但隨著本地葉菜進入上市旺季,預計蔬菜價格將有所回落。糧食價格雖然存在國際糧價大漲、秋糧面臨減產等上漲因素,但由于口糧和工業用糧需求保持穩定,加上連續多年豐收,主要糧食作物庫存較為充足,糧價上漲不具有持續性。
責任編輯:王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