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價格止漲企穩 普麥穩定 優麥快漲
來源:農民日報
近期,隨著我國冬小麥產區普遍出現小雨天氣,市場進一步淡化了前期干旱天氣對小麥產量的不利影響,小麥市場價格整體止漲企穩,但不同品質的小麥價格卻出現了較大分化,其中普通小麥運行平穩,優質小麥價格大幅走高,如河北產石欒02—1優麥產區出庫價在2700~2800元/噸,運至南方銷區售價在3000元/噸以上,進口一號加麥南方地區成交價則高達3800~3900元/噸。
國儲小麥敞開供應普麥價格回穩
經過2月初至3月上旬的持續上漲后,當前國內普麥價格已達到歷史較高價區。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支持普麥上漲的干旱題材已被市場消化,當前市場缺乏推動普麥價格進一步上漲動力,加上國儲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基本上是對制粉企業的專場銷售,市場需求完全得到了保證,普麥市場心理穩定,上下游小麥流通進一步理順,普麥價格止漲回穩。
據了解,相比往年,普麥價格呈現高位運行格局,產銷區市場購銷活動均相對活躍,制粉企業采購積極性較高,國儲小麥出庫量較前期有所增加。目前,2010年產國儲最低收購價小麥已開始上市進行競價銷售,雖然競價銷售底價有所提高,但由于市場心態平穩,交易成交率保持穩定,成交價格并沒有出現明顯上漲,普麥價格看漲動力不足。
中華糧網數據中心公布的信息顯示,當前江蘇無錫糧油市場小麥批發價格為2180元/噸,與前期持平;安徽合肥三等混合小麥收購價格在2200元/噸左右,較前期有所上漲;福建福州市場2010年河南產中等硬質白小麥批發價為2340元/噸,2010年江蘇產中等紅小麥批發價格為2360元/噸,均與前期持平;浙江衢州小麥到廠價為2280—2320元/噸,與上周持平,比3月初上漲40元/噸。
3月9日,國儲2010年產最低收購價小麥在安徽、湖北、江蘇三省率先投放,由于競價銷售底價上調70元/噸,市場預期國內小麥價格將由此持續走高,但從國內普麥隨后的走勢來看,這一預期并沒有實現。3月16日,國儲最低收購價小麥共投放450萬噸,實際成交131.08萬噸,較上次略減6.5萬噸,總成交率為29.09%,較上次降低1.54個百分點。3月23日,國儲最低收購價小麥將繼續投放450萬噸。
冬小麥長勢趨于好轉糧企囤糧現象減少
去年11月至今年2月上旬,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出現了干旱天氣,其中冬小麥主產區旱情較重。隨后,在雨雪天氣在北方地區大范圍出現以后,產區旱情基本得到緩解,加上抗旱力度較大,冬小麥受損部分得到彌補,市場擔憂心理當前已基本消失。截至3月10日,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比例為85.7%,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個百分點。3月中下旬小麥開始陸續返青,南方部分地區小麥可能拔節,而3月中下旬麥區的降水偏少,對冬小麥返青和拔節生長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由于通脹壓力較大,當前國家繼續實施貨幣收緊政策,估計收緊流動性、控制貨幣發放量會抑制商品價格的進一步走高,也會對普麥價格形成壓制。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3月25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由于貸款困難,當前大部分糧企資金周轉緊張,前期小麥市場一度出現的囤糧待漲現象明顯減少,同時部分企業迫于還款壓力,其出庫積極性較高,這將有效增加小麥市場供應量。
優麥供應短缺價格漲幅較大
3月16日,國儲進口小麥計劃銷售3515噸,實際成交3514噸,成交率達99.97%,成交價則高達3380元/噸。據了解,此次競價銷售的是加西紅春2號麥,而在2010年4月,競價銷售的進口一號加麥成交價大部分不足2000元/噸。
近幾年,國產優麥在收獲季節持續受到了陰雨天氣的干擾,產量和質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下降,市場有效供應量不足。與此同時,進口優麥一方面數量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價格不斷走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國產優麥價格。另外,國儲進口小麥經過2010年10月以前的持續大量出庫后剩余不多,這也影響了國家對優麥市場的價格調控能力。
近期,由于優麥市場糧源緊缺,產銷區優麥價格繼續走高,并導致鄭州強麥期價自低位反彈。據了解,國產優麥價格仍存在上漲空間,現貨市場價格在5月份會達到2800~3000元/噸,進口一號加麥南方地區銷售價格估計會沖至4000元/噸以上。